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成单30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自交系
审定年份: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母 本:
自选系2142
父 本:
自选系自205-2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该品种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2142作母本、自选系自205-22作父本于2001年组配而成。
适宜种植地区:
适宜四川平丘及低山区种植。
特征特性:
春播全生育期119天。苗期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276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4-7个,分枝较长,花粉量大。雌穗花丝白色。果穗长柱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行,行粒数35.3粒,穗轴淡红色,籽粒黄色中间型,出籽率87.0%,千粒重282.1克,容重774克/升,粗蛋白含量9.7%,粗脂肪3.8%,粗淀粉67.3%,赖氨酸0.31%。经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纹枯病、茎腐病,中抗小斑病、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
2002-2003年参加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4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16.3%。2003年生产试验,6点平均亩产557.7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17.8%。
栽培技术要点:
宜春播,也可夏播。春播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密度3400-3600株/亩。重施底肥、多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穗肥。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s://www.chinaseed114.com/seed/3/seed_13431.html
备 注:
成单30(川审玉2004002)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4
审定地点:
四川
审定单位: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母 本:
2142
父 本:
自205-2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2142×自205-22
适宜种植地区:
适宜四川平丘及低山区种植。
特征特性:
植株性状:株高276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4-7个,分枝较长,花粉量大。雌穗花丝白色。穗部性状:果穗长柱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行,行粒数35.3粒,穗轴淡红色,籽粒黄色中间型品质性状:含粗蛋白9.7%,含赖氨酸0.31%,含粗脂肪3.8%,含粗淀粉67.3%。抗病虫性:抗大斑病、纹枯病、茎腐病,中抗小斑病、丝黑穗病。抗逆性:生育期:119天。
产量表现:
2002-2003年参加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4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16.3%。2003年生产试验,6点平均亩产557.7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17.8%。
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yumi.txlcinfo.cn/ScientificResearch/GrainDetailView?grainID=157c1c5c72ee4a80a5bf1cf813758159
备 注:
成单30(鄂审玉2007004)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7
审定地点:
湖北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母 本:
2142
父 本:
自205-2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用自选系“2142”作母本,自选系“自205-22”作父本配组育成
适宜种植地区:
特征特性:
株型半紧凑。叶色浓绿,雄穗分枝4~7个,花粉量大,花丝红色,花丝多且整齐。果穗长筒型,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区域试验中株高 289.1厘米,穗位高131.1厘米,果穗长19.9厘米,秃顶1.3厘米,穗行16.1行,每行39.7粒,千粒重336.8克,干穗出籽率86.4%。生育期138天,比鄂玉18长3天。抗性鉴定为大斑病1.1级,小斑病1.1级,纹枯病指9.60,青枯病病株率0.1%,倒折(伏)率4.5%。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61克/升,粗淀粉(干基)76.24%,粗蛋白(干基
产量表现: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3.00公斤,比鄂玉18增产16.99%。其中:2005年亩产692.81公斤,比鄂玉18增产19.9%;2006年亩产713.18公斤,比对照鄂玉18增产14.31%,两年均增产极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低山区3月中下旬播种,二高山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2、合理密植。每亩3200~3600株。3、科学施肥。施足底肥(30%),多施苗肥和拔节肥(35%),重施穗肥(35%)。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查苗补缺,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注意病虫害综合防治。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成单30(渝引玉2008001)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8
审定地点:
重庆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母 本:
父 本: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适宜种植地区:
特征特性: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试验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5—134天,平均 125.5天,株高262厘米,穗位高99厘米,平均果穗长20.6厘米,平均穗行数16.6行,平均行粒数39.3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9.8克,平均倒伏(折)率2.0%。 品质主要指标:籽粒容重752克/升,粗蛋白含量8.57%,粗脂肪含量3.29 %,粗淀粉含量 72.77 %,赖氨酸含量0.29 %。 抗性评价: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抗茎腐病,中抗大小斑病、纹枯病、玉米螟,
产量表现:
两年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07.4公斤,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3.2 %,产量变幅431.4—585.0公斤,16个试点15 增1减,减产点为潼南。
栽培技术要点:
以3月上旬育苗为宜;亩植密度2800—3000株。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