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丹玉302号(皖玉2009002)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9
审定地点:
安徽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丹东农业科学院
母 本:
丹T133
父 本:
丹T138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丹T133(来源于673×沈137)×丹T138(来源于丹9046×L2)
适宜种植地区:
我省江淮丘陵区和淮北区。
特征特性:
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籽粒黄色、马齿型。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籽粒黄色、马齿型。2006年、2007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表明,株高261厘米左右,穗位111厘米左右,穗长19厘米左右,穗粗5.2厘米左右,秃顶1.4厘米左右;穗行数14左右,行粒数33粒左右,出籽率81%左右,千粒重347克左右。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农大108)晚熟2天。经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2006年感小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2007年感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矮花叶病,高抗南方锈病;2008年中抗小斑病,高感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感南方锈病。2008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验,淀粉70.88%,脂肪3.95%,赖氨酸0.33%,蛋白质10.69%。
产量表现: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6年区试亩产48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5%(极显著);2007年区试亩产5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6%(极显著)。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6年区试亩产48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5%(极显著);2007年区试亩产5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6%(极显著)。2008年生产试验亩产47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4%。
栽培技术要点:
在不同使用条件下,丹玉302号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丹玉302号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丹玉302号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热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s://www.chinaseed114.com/seed/4/seed_19141.html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