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农甜3号 (桂审玉2004007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4
审定地点:
广西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母 本:
L311
父 本:
L104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L311×L104
适宜种植地区: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地种植。
特征特性:
该品种种子籽粒黄色,马齿型,皱缩。株型平展,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约79天。主茎16-18片叶,节间及叶鞘绿色;果穗着生于倒数第6叶;叶色浓绿,叶片较窄;苞叶绿色,包裹较紧,旗叶长7-8?;雄花分支8个左右,浅绿色,花粉量中等,花粉浅黄色;雌花的花丝绿色,雌穗分枝3-4个;一般散粉3天后吐丝,雌雄花期较协调。一般株高185cm,穗位高51cm,穗长17.6cm,穗粗4.5cm,秃尖长3.2cm,穗行数13.3,行粒数34.2,千粒鲜重303g,出籽率69.0%,保绿度81.3%,双穗率6.2%,空杆率3.0%,分蘖率15.0%,倒伏率11.0%,果穗筒型,穗轴细小、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籽粒深度约1.4cm。大斑病2.2级,小斑病0.6级,纹枯病1.3%,茎腐病0.0%,心叶期玉米螟为害率4.1%
产量表现:
2002年参加自治区区试,平均鲜果穗产量619.2kg,比对照超甜20号增产8.0%。该品种外观品质较好,饱满度、柔嫩度一般,蒸煮食味口感较好,甜度较高,皮稍厚。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气温稳定在12℃以上可播种。2、亩种植3500株为宜。3、施肥按照基肥约占40%、追肥约占20%、攻苞肥约占40%的比例进行。4、喇叭口期注意防玉米螟。5、吐丝期去掉下部果穗,保留最上部的一个果穗。6、授粉后18-22天,及时采收,可获最佳品质。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s://www.chinaseed114.com/seed/2/seed_8514.html
备 注:
农甜3号(国审玉2004044)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4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母 本:
L311
父 本:
L104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母本为L311,来源为泰国无名甜玉米杂交组合×超甜43号;父本为L104,来源为美国甜玉米杂交组合“NW3541”
适宜种植地区: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广西、海南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特征特性:
在东南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比对照穗甜1号晚2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00-220厘米,穗位75-80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8厘米,穗粗4.6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色黄色,百粒重30.0克。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可溶性糖13.4%,还原糖8.5%,达到部颁
产量表现:
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70.5公斤,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6.3%。2002年参加广西自治区区试,平均鲜果穗产量619.2公斤,比对照超甜20号增产8.0%。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密度每亩3500株。注意防治矮花叶病。防止串粉,适时采收。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