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中科玉505(冀审玉20170077)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7
审定地点:
河北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母 本:
CT1668
父 本:
CT3354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CT1668×CT3354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河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省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4个市的太行山区春播玉米区春播种植。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半紧凑,株高269厘米,穗位97厘米,全株叶片数20~21片。生育期115天左右。雄穗分枝3~8个,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0.3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秃尖1.2厘米。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90.3克,出籽率83.8%。品质:2016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蛋白质(干基)9.72%,脂肪(干基)3.06%,淀粉(干基)73.76%,赖氨酸(干基)0.23%。抗病虫性: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2014年,高抗丝黑穗病、茎腐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螟,感大斑病;2015年,高抗茎腐病,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螟。
产量表现:
2014年河北省太行山区春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87.1千克;2015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80.1千克。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4.9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太行山区适宜播期为5月中下旬,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40千克做底肥,13~14片可见叶时配合中耕培土亩追施尿素25千克。大喇叭口期用Bt生物颗粒杀虫剂或巴丹可溶性粉剂丢心防治玉米螟。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备 注:
中科玉505(鲁审玉20160011)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6
审定地点:
山东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母 本:
CT1668
父 本:
CT3354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一代杂交种,组合为CT1668/CT3354。母本CT1668是CT01/国外系A//国外系A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父本CT3354是CT019/国外系B//国外系B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
适宜种植地区:
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瘤黑粉病、褐斑病高发区慎用。
特征特性:
株型半紧凑,夏播生育期109天,与郑单958相当,全株叶片20~21片,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花丝紫色,花药浅紫色,雄穗分枝3~7个。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71.1厘米,穗位96.4厘米,倒伏率1.0%、倒折率0.5 %。果穗筒形,穗长17.7厘米,穗粗4.6厘米,秃顶0.8厘米,穗行数平均15.1行,穗粒数552.0粒,红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87.4%,千粒重336.9克,容重739.2克/升。2014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抗弯孢叶斑病,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高感瘤黑粉病、褐斑病。2013~2014年试验中茎腐病最重发病试点病株率85.3%。2014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11.02%,粗脂肪3.4%,赖氨酸2.73 ug/mg,粗淀粉72.15%。
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参加全省夏玉米品种普通组(4500株/亩)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01.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2%,21处试点19点增产2点减产;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9.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密度为每亩4000~4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s://www.chinaseed114.com/seed/12/seed_56423.html
备 注:
中科玉505(国审玉20176025)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7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母 本:
CT1668
父 本:
CT3354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CT1668×CT3354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东北中熟春玉米区适宜种植范围为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辽源市、长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地。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倒伏。 东华北春玉米区适宜种植范围为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山西、辽宁、吉林中晚熟区等地。注意防治大斑病、灰斑病和丝黑穗病。 黄淮海夏玉米区适宜种植范围为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
特征特性:
东北中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2天,与先玉335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6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为19-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0.5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7.6克。接种鉴定,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穗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籽粒容重753克/升,粗蛋白含量8.64%,粗脂肪含量3.46%,粗淀粉含量76.35%,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参加东北中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15.4千克,比对照增产3.4%;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01.8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9%。
栽培技术要点:
东北中熟春玉米区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亩种植密度4000株左右。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中科玉505(陕审玉2015005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5
审定地点:
陕西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母 本:
CT1668
父 本:
CT3354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CT1668×CT3354
适宜种植地区: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成株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20-21片;平均株高276厘米左右,穗位97厘米,雄穗分枝数3-6个、花药浅紫到紫色,雌穗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粒色黄,品质好。果穗长20厘米左右,果穗粗5.2厘米左右,结实性好,穗行数16行,出籽率88%左右。平均生育期97天与对照郑单958熟期相当。经品质检测:容重740g/L,粗蛋白含量9.91%,粗脂肪3.21%,粗淀粉76.67%。经抗病性鉴定:高抗小斑病,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感茎腐病。
产量表现: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24.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5.15月下旬麦垄套种或麦后6月15日前直播,尽量抢时早播,一般肥力地块种植4000~4500株/亩为宜。5.2科学合理施肥。重施拔节期肥,注意浇好抽雄水和灌浆水。5.3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防治对象主要有草害、粘虫、玉米螟等;注意防治玉米茎腐病。5.4籽粒成熟乳线消失、黑层形成进行机械或人工收获,机械化籽粒直收在成熟后3-5天收获更好。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中科玉505(陕审玉2018051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8
审定地点:
陕西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母 本:
CT1668
父 本:
CT3354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CT1668×CT3354
适宜种植地区:
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审定通过,适宜陕西陕南春玉米区种植。
特征特性:
第一叶尖端圆到匙形,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8cm,穗位高106cm,总叶片数20-21片,叶色绿,雄穗分枝数3-8个,花药浅紫到紫色,散粉期中等,抽丝期中等,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9.1cm,穗粗5.2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16.1天。 经鉴定:高抗纹枯病,抗茎腐病、丝黑穗病和穗腐病,感大斑病和小斑病。 经检测:容重751g/L,粗蛋白质(干基)10.76%,粗脂肪(干基)3.63%,粗淀粉(干基)73.71%。
产量表现:
两年区试平均739.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4月中旬前播种,密度3500株/亩左右。 (2)田间管理:一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苗期注意防治蓟马、棉铃虫等害虫,保证苗齐苗壮;二是科学合理施肥,重施拔节期肥,注意浇好抽雄水和灌浆水;三是防治病虫草害,玉米防治对象主要有草害、粘虫、玉米螟等;注意防治玉米大斑病、茎腐病。四是玉米籽粒乳腺消失出现黑粉层后收获,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中科玉505(皖审玉2017004)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7
审定地点:
安徽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科华泰农作物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母 本:
CT1668
父 本:
CT3354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CT1668×CT3354
适宜种植地区:
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注意纹枯病等病害的防治。
特征特性:
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紧凑,总叶片数20~21片,雄穗分枝数3~8个,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马齿型,粒色黄。2014年、2015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6.0厘米、穗位85.0厘米、穗长18.2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95厘米、穗行数14.8、行粒数36.3粒、出籽率89.2%、千粒重345.0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弘大8号)熟期相当。抗性: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4年中抗小斑病(病级5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6),中抗茎腐病(发病率15%);2015年抗小斑病(病级3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6),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品质分析: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检测,粗蛋白(干基)含量9.57%,粗脂肪(干基)含量3.39%,粗淀粉(干基)含量74.39%。
产量表现:
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1.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11%(极显著);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5.9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29.45%(极显著)。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65%。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密度3800株/亩左右。2.施肥以氮磷钾的比例3:1:2为最佳,采取稳氮、增磷、补钾的措施,磷肥、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施入,氮肥采取分次施肥方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40千克作种肥。13~14片可见叶时配合中耕培土亩追施尿素25千克。3.遇旱浇水。4.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籽粒乳线基本消失、黑色层出现后收获。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中科玉505(国审玉20176025、鲁审玉20160011、豫审玉2016002、皖审玉2017004、冀审玉20170077)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6
审定地点:
河北
审定单位: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安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母 本:
CT1668
父 本:
CT3354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CT1668×CT3354
适宜种植地区:
东华北春玉米区适宜种植范围为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山西、辽宁、吉林中晚熟区等地。注意防治大斑病、灰斑病和丝黑穗病。黄淮海夏玉米区适宜种植范围为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等地。
特征特性:
植株性状:黄淮海夏玉米区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4厘米,穗位高102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穗部性状:黄淮海夏玉米区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7克。品质性状:含粗蛋白9.88%,含赖氨酸0.34%,含粗脂肪3.11%,含粗淀粉75.36%。抗病虫性:东北中熟春玉米区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穗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东华北春玉米区感大斑病、高抗镰孢茎腐病、抗镰孢穗腐病、感丝黑穗病,感灰斑病。黄淮海夏玉米区中抗小斑病,感穗腐病、茎腐病、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粗缩病。抗逆性: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生育期:东北中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2天,与先玉335相当。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6天,比郑单958熟期早2天。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天,比郑单958早1天。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4.0千克,比对照增产8.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6.8千克,比对照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yumi.txlcinfo.cn/ScientificResearch/GrainDetailView?grainID=80fa4741557e4ad9a5feecbf9e087b69
备 注:
中科玉505(豫审玉2016002)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母 本:
CT1688
父 本:
CT3354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CT1688为母本,自选系CT335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适宜种植地区:
河南省玉米区
特征特性:
夏播生育期98-104天。芽鞘紫色,叶片中绿,第一叶尖端圆到匙形;总叶片数19-20片,株型半紧凑,株高275-279.1cm,穗位高98-116.4cm,雄穗颖片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紫色,雄穗一级分枝5个左右;果穗筒型,穗长18-18.9cm,穗粗4.5-5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5.0-35.4粒,出籽率87.1-88.3%,秃尖长1.2-1.3cm。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千粒重329-388.2g。 平均田间倒折率0.2-1.0%,倒伏率0.0-2.7%,空秆率0.4-1.1%,双穗率1.2%。 抗性鉴定:2013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南科技学院人工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基腐病、矮花叶病、瘤黑粉病,中抗玉米螟、小斑病;2014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鉴定:高抗瘤黑粉病,抗玉米螟、弯孢菌叶斑病、锈病,中抗小斑病和穗腐病,感茎基腐病。 品质分析: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蛋白质10.31%,粗脂肪3.86%,粗淀粉75.38%,赖氨酸0.32%,容重740g/L。
产量表现:
2013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4000株/亩),7点汇总,7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630.1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1%,差异不显著;2014年续试,12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83.3%,平均亩产656.0kg,比对照伟科702增产7.3%,差异极显著。2015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13点汇总,13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733.1kg,比对照伟科702增产14.2%。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上中旬麦后直播,适宜种植密度4000株/亩左右。 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止蓟马、蚜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虫。 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尖端出现黑色层收获。机械化籽粒直收在成熟后3-5天收获最好。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s://www.chinaseed114.com/seed/12/seed_55794.html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