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隆平206(苏审玉201404)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4
审定地点:
江苏
审定单位:
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单位: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母 本:
L239
父 本:
L722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由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以L239×L7221配组,于2004年育成,属中熟紧凑型普通玉米。
适宜种植地区:
适宜江苏淮北夏播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
出苗快而齐,苗势强,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紧凑。颖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形,籽粒黄色、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株高244厘米,成株叶片约20片,穗位98厘米,穗长16.8厘米,穗粗5.0厘米,每穗15.1行,每行32粒,千粒重322.0克,出籽率86.4%,全生育期约98天。倒伏率3.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高感纹枯病、粗缩病。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38克/升,粗蛋白9.43%,粗脂肪3.70%,粗淀粉75.03
产量表现:
2010 ~2012年参加江苏省夏播玉米区域试验,三年区试平均亩产523.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0%,三年增产均达极显著;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6.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5% 。
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jagis.jaas.ac.cn/Pedigree/Pedigree_show.aspx?id=1421&&class=%D3%F1%C3%D7
备 注:
隆平206(皖品审07050572)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7
审定地点:
安徽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母 本:
父 本: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适宜种植地区:
我省开封、商丘、周口以外地区引进种植。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01天。株型紧凑,株高259.6cm,穗位高112.7cm;穗长14.7cm,穗粗5.4cm,穗行数15.8,行粒数32.2;黄粒、白轴、半马齿型,出籽率91.1%,千粒重366.8g,品质中;田间倒伏12.5%,倒折0.2%;田间小斑病1级,茎腐病0.5%,瘤黑粉病0.2%。品质及抗性:籽粒粗蛋白9.12%,粗脂肪3.65%,粗淀粉76.2%,赖氨酸0.278%;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玉米螟。
产量表现:
2007年引种试验(4000株/亩组),平均亩产546.5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0.7%;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636.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2007-2008两年平均亩产591.6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5%。
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s://www.chinaseed114.com/seed/2/seed_9493.html
备 注:
隆平206(冀审玉2011025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1
审定地点:
河北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母 本:
L239
父 本:
L722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L239×L7221
适宜种植地区:
建议在张家口市坝下丘陵及河川中熟区种植。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65cm,穗位118cm。全株叶片数18片,生育期137天左右。雄穗分枝19~22个,花药黄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穗长19.6cm,穗行数16~18行,秃尖0.4cm。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63.1g,出籽率87.5%。2010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75g/L,粗蛋白质(干基)10.02%,粗脂肪4.32%,粗淀粉73.46%,赖氨酸0.34%,。抗病性: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2008年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感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2010年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和小斑病,感丝黑穗病,高感瘤黑粉病。
产量表现:
2008年张家口市春播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3kg,2009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32kg。2010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0kg。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在4月底5月初5cm地温稳定通过10℃以上,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于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两次追施为宜。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玉米子粒乳腺消失、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隆平206(豫引玉2009010、皖品审07050572、鲁农审2011008、冀审玉2011024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9
审定地点:
河北
审定单位:
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单位: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母 本:
L239
父 本:
L722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L239×L7221
适宜种植地区:
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夏播区种植。
特征特性:
植株性状: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65cm,穗位118cm。全株叶片数18片,生育期137天左右。雄穗分枝19~22个,花药黄色,花丝粉色。穗部性状: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穗长19.6cm,穗行数16~18行,秃尖0.4cm。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63.1g,出籽率87.5%。品质性状:含粗蛋白10.02%,含赖氨酸0.34%,含粗脂肪4.32%,含粗淀粉73.46%。抗病虫性: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2008年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感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2010年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和小斑病,感丝黑穗病,高感瘤黑粉病。抗逆性:生育期:黄淮海地区夏播生育期101天左右。
产量表现:
2007年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46.5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0.7%;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636.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2007-2008两年平均亩产591.6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5%。
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yumi.txlcinfo.cn/ScientificResearch/GrainDetailView?grainID=130c9eb8d7da49a0a2fd178fefd25539
备 注:
隆平206(鲁农审2011008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1
审定地点:
山东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母 本:
L239
父 本:
L722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一代杂交种,组合为L239/L7221。母本L239是国外杂交种选系,父本L7221是昌7-2变异株自交选育。
适宜种植地区:
特征特性:
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数19-20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粉红色,花药黄色。引种试验结果:夏播生育期108天,株高271厘米,穗位113厘米,倒伏率0.8%、倒折率3.1%。果穗筒形,穗长15.8厘米,穗粗5.3厘米,秃顶0.5厘米,穗行数平均15.2行,穗粒数532粒,白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8.7%,千粒重356克,容重714克/升。2008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感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高抗矮花叶病。2008-2009年引种试验瘤黑粉病
产量表现:
在2008-2009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引种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633.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9%,23处试点20点增产3点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隆平206(豫引玉2009010)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9
审定地点:
河南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母 本:
父 本: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适宜种植地区: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01天。株型紧凑,株高259.6cm,穗位高112.7cm;穗长14.7cm,穗粗5.4cm,穗行数15.8,行粒数32.2;黄粒、白轴、半马齿型,出籽率91.1%,千粒重366.8g,品质中;田间倒伏12.5%,倒折0.2%;田间小斑病1级,茎腐病0.5%,瘤黑粉病0.2%。籽粒粗蛋白9.12%,粗脂肪3.65%,粗淀粉76.2%,赖氨酸0.278%;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玉米螟。
产量表现:
2007年引种试验(4000株/亩组),平均亩产546.5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0.7%;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636.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2007-2008两年平均亩产591.6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5%。
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