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天农九(辽审玉[2006]273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6
审定地点:
辽宁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抚顺天农种业有限公司
母 本:
T106
父 本:
W08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以T106为母本、W08为父本选育而成。母本是以(吉853/沈137)/吉853为基础材料选育而成;父本引自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为辽3180)。
适宜种植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兴安盟≥10℃活动积温2600℃以上适宜区种植。
特征特性: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雄穗:护颖绿色,花药浅紫色。雌穗:花丝黄色。果穗:长筒型,红轴,穗长18.5cm,穗粗5.2cm,秃尖0.7cm,穗行数16-18,行粒数39,穗粒数640,单穗粒重207.4g,出籽率83.6%。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4.7g。品质:2010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80g/L,粗蛋白8.47%,粗脂肪4.38%,粗淀粉74.89%,赖氨酸0.24%。抗性:2010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抗大斑病(3R),感弯孢病(7S),高抗丝黑穗病(0%HR),高抗茎腐病(0%HR),中抗玉米螟(6.7MR)。
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9.0kg,比对照四单19增产9.0%。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3.1kg,比对照兴垦3增产8.1%。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01.7kg,比对照兴垦3增产7.9%。平均生育期125天,比对照早1天。
栽培技术要点:
亩保苗3300-3500株。注意事项:注意防治弯孢病。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s://www.chinaseed114.com/seed/9/seed_43077.html
备 注:
天农九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自交系
审定年份: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抚顺天农种业有限公司
母 本:
T106
父 本:
W08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由抚顺天农种业有限公司(原清原天农种业有限公司)于 2002 年以T106为母本,以W0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适宜种植地区:
辽宁省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0厘米,穗位140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红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偏硬粒,百粒重40~42克。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测定,籽粒容重757.6克/升,粗蛋白含量11.80 %,粗脂肪含量4.20%,粗淀粉含量73.78%,赖氨酸含量0.33%。 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7天左右,与对照辽单565相同,需有效积温2650℃左右。属中熟玉米杂交种。 经2005~2006两年人工接种鉴定,感大斑病(1~7级),中抗灰斑病(1~5级),中抗弯孢菌叶斑病(1~5 级),感青枯病(1~7级),中抗丝黑穗病(发病株率0~8.6 %)。
产量表现:
2005~2006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11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88.7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7.1%;2006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6.7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
中等肥力以上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3300~3500株/亩,注意防治大斑病、青枯病和玉米螟。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s://www.chinaseed114.com/seed/4/seed_17708.html
备 注:
天农九(吉审玉2011012)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1
审定地点:
吉林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抚顺天农种业有限公司
母 本:
T106
父 本:
W08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2002年以自选系T106[(吉853×沈137)×吉853]为母本,以W08(辽3180,引自辽宁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适宜种植地区:
特征特性:
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偏硬粒型,百粒重38.0克。 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色。株高277厘米,穗位107厘米,株型半紧凑,叶片上冲,成株叶片21片,花药紫色,花丝红色。 3、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单穗粒重232.5克,秃尖0.3厘米。 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偏硬粒型,百粒重38.7克。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10.28%,粗脂肪4.46%,粗淀粉74.62%,赖氨酸0.25%
产量表现:
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074.4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15.6%,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301.8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4.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688.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190.5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12.0%。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 2、密度:一般公顷保苗5.0万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复合肥15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250公斤/公顷。 4、制种技术: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6,父、母本种植密度为8.0万株/公顷。 5、其它: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及玉米螟虫。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