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农华101(国审玉2010008)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0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母 本:
NH60
父 本:
S12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NH60×S121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晚熟区、辽宁中晚熟区、吉林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山东、河南(不含驻马店)、河北中南部、陕西关中灌区、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地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止倒伏(折)。
特征特性:
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与郑单958相当,需有效积温2750℃左右;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100天,与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7克。经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灰斑病,中抗丝黑穗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矮花叶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高感褐斑病和南方锈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8克/升,粗蛋白含量10.90%,粗脂肪含量3.48%,粗淀粉含量71.35%,赖氨酸含量0.32%。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8克/升,粗蛋白含量10.36%,粗脂肪含量3.10%,粗淀粉含量72.49%,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75.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0.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2008~200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52.8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1.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
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东华北地区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黄淮海地区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左右,注意防止倒伏(折),褐斑病、南方锈病、大斑病重发区慎用。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百度文库
备 注:
农华101(京审玉2010003)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0
审定地点:
北京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母 本:
NH60
父 本:
S12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NH60×S121
适宜种植地区:
适宜北京地区春播种植。
特征特性:
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平均115.5天,株型半紧凑,花丝浅粉色,花药红色,雄穗分枝4-8个,株高270厘米,穗位高86.8厘米,空秆率2.45%。穗长17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粒重181.4克,出籽率87.4%。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粒深1.2厘米,千粒重361.6克。籽粒(干基)含粗淀粉73.38%,粗脂肪3.54%,粗蛋白9.46%,赖氨酸0.33%,容重751g/l。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高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
产量表现: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6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平均增产6.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9%。
栽培技术要点:
北京地区春播在5月1日前后播种,种子最好包衣或拌种,预防地下害虫与丝黑穗病;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播前施足基肥,4-6叶定苗,定苗前拔除病株,清除杂草,在蚜虫迁飞期喷施杀虫剂防治矮花叶病;播后45-50天或9-10片展开叶时亩追尿素20-25公斤,追后浇水;大喇叭口期撒施颗粒剂预防玉米螟,抽雄期间避免过旱,最好乳线消失后收获。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s://www.chinaseed114.com/seed/6/seed_29643.html
备 注:
农华101(蒙认玉2011016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1
审定地点:
内蒙古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母 本:
NH60
父 本:
S12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以NH60为母本,S121为父本选育而成。母本为自育系;父本引自登海良玉种业。
适宜种植地区: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通辽市≥10℃活动积温2800℃以上适宜区种植。
特征特性: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 植株:紧凑型,株高271cm,穗位65cm,19片叶。 雄穗:一级分枝5-12个,护颖绿色,花药浅紫色。 雌穗:花丝浅紫色。 果穗:筒型,粉轴,穗长16.8cm,穗粗5.0cm,秃尖1.0cm,穗行数16-18,行粒数33,穗粒数548,单穗粒重187.4g,出籽率85.4%。 籽粒:马齿型,橙黄色,百粒重35.3g。
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893.6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 2009年参加国家东华北、西北组玉米生产试验,内蒙古4点平均亩产856.2kg,比对照增产6.8%。 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33.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
亩保苗4000-4500株。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