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富友9号(国审玉2006027)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6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母 本:
东D201
父 本:
东D20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母本东D201,来源于C8605-2×D4031(美坚杆杂交种选系);父本东D202,来源于丹598×美杂选多行自交系。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晚熟区、陕西延安春玉米区和河北、河南、安徽夏玉米区种植。
特征特性:
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0天,比对照农大108晚熟1天,需有效积温2850℃左右。幼苗叶鞘深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4厘米,穗位高135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丝淡紫色,果穗中间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籽粒橙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4克。区域试验中平均倒伏(折)率4.1%。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丝黑穗病、灰斑病和玉米螟,中抗纹枯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瘤黑粉病,中抗茎腐病、矮花叶病、纹枯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小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11.05%,粗脂肪含量4.79%,粗淀粉含量71.44%,赖氨酸含量0.29%。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12克/升,粗蛋白含量9.37%,粗脂肪含量4.06%,粗淀粉含量73.04%,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
2004~2005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41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0.2公斤,比对照增产14.8%。2005年参加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4公斤,比对照增产7.0%。2004~2005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4点次增产,14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4.6公斤,比对照增产3.9%。2005年参加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6.4公斤,比对照增产2.0%。
栽培技术要点:
每亩适宜密度3000~3500株。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全国农技推广网
备 注:
2005年吉林省、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认定
富友9号(辽审玉[2005]260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5
审定地点:
辽宁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母 本:
D201
父 本:
东D20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以东D201为母本,东D202为父本组配成的单交种。母本东D201是1998年以C8605-2为母本,美硬杆杂交种选系D4031为父本组配成选系基础材料,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父本东D202是1998年以“丹598×美杂选多行自交系”作为基础试材,连续自交8代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适宜种植地区: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深紫色,叶片绿色;株型紧凑,根系发达;株高320厘米,穗位150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丝淡紫色,花药黄色,护颖绿色,有紫色条纹;果穗锥型,穗长22.0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3克。籽粒容重716.2克/升,粗蛋白含量11.29%,粗脂肪5.23%,粗淀粉69.44%,赖氨酸0.34%。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1天左右,属晚熟玉米杂交种。人工接种鉴定,抗大斑病(3级),抗灰斑病(3级),感弯孢菌叶斑病(7级),中抗青枯病(5级),抗丝黑穗病(1.9%)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辽宁省引种试验,平均亩产649.5公斤,比对照品种丹玉39增产12.4%。
栽培技术要点:
应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亩施优质农肥2000-3000公斤做基肥,施复合肥20-25公斤,锌肥1-1.5公斤。6月下旬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25-30公斤,或播前一次施入玉米专用肥50公斤左右。适宜清种、间套种和大垄双行等多种种植形式。清种保苗3300株/亩,其他种植形式保苗3500株/亩。采用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用杀螟灵一号、甲拌磷等颗粒剂灌芯或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弯孢菌叶斑病高发区慎用,同时应制定相应防治措施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富友9号(蒙认玉2005010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5
审定地点:
内蒙古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辽宁东亚农科院
母 本:
东D201
父 本:
东D20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以东D201母本,东D202为父本。东D201自交系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1998年以C8605-2为母本,美硬杆杂交种选系D4031为父本组配成选系基础材料,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父本东D202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1998年以“丹598×美杂选多行自交系”作为基础试材,连续自交8代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适宜种植地区:
通过认定,内蒙古≥10℃活动积温2850℃以上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深紫色,叶片深绿色。植株:株高290cm左右,穗位130cm左右。全株21~22片叶,株型紧凑,根系发达,气生根紫色。雄穗:花药黄色,雄穗分枝9个,分枝直立。果穗:花丝淡紫色,护颖绿色,有紫色条纹。穗柄较短,苞叶略短。中间形,穗长23.2cm,穗行18~20行,穗轴红色,百粒重42.3g。籽粒:橙黄色,马齿型,有光泽。
产量表现:
200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杂交种中晚熟、晚熟组商业化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60.3Kg,较对照农大108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
喜肥水,应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每亩施优质农肥2000~3000kg做基肥,施复合肥20~25kg,锌肥1~1.5kg。6月下旬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追尿素25~30kg。或播前一次施入玉米专用肥50kg左右。适宜清种、间套种和大垄双行等多种种植形式。一般种植密度3300~3500株/亩。采用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用杀螟灵一号、甲拌磷等颗粒剂灌芯或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