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豫禾357(蒙审玉2015021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5
审定地点:
内蒙古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河南省豫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母 本:
Y581
父 本:
H32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以Y581为母本、H3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的基础材料为郑58×掖8001;父本的基础材料为丹340×昌7-2。
适宜种植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900℃以上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67cm,穗位128cm,20片叶。雄穗:一级分枝7-9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白轴,穗长19.5cm,穗粗5.3cm,秃尖1.0cm,穗行数16-18,行粒数40.2,单穗粒重199g,出籽率81.8%。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7.0g。品质:2014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10g/L,粗蛋白8.25%,粗脂肪3.26%,粗淀粉76.48%,赖氨酸0.24%。抗性:2014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中抗大斑病(5MR),中抗弯孢病(5MR),高抗丝黑穗病(0%HR),高抗茎腐病(2.9%HR),中抗玉米螟(5.0MR)。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841.3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1%。平均生育期132天,比对照早1天。2013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53.9kg,比组均值增产4.0%。平均生育期130天,与对照郑单958同期。2014年参加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39.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0%。平均生育期131天,比对照早2天。
栽培技术要点:
播期:4月下旬-5月上旬。密度:亩保苗4500株左右。施肥:亩施磷肥25-35kg、钾肥10-15kg。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备 注:
豫禾357(国审玉20176081)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7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河南省豫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母 本:
Y581
父 本:
H32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Y581×H321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等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注意防治穗腐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粗缩病和瘤黑粉病。
特征特性:
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2天,与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花丝浅紫色,颖壳绿色,雄穗分枝中等,株型半紧凑,植株适中,株高258厘米,穗位10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8.0厘米,穗行数16~18行,百粒重33.4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感穗腐病和镰孢茎腐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和粗缩病。籽粒容重762克/升,粗蛋白含量10.87%,粗脂肪含量3.55%,粗淀粉含量71.91%,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
豫禾357玉米品种产量表现,2015年~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9.1千克,比对照增产8.9%。
栽培技术要点: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