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利合16(川审玉20193002)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9
审定地点:
四川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母 本:
CKEXL13
父 本:
LPMD7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用黑龙江省克山农业研究所自交系CKEXL13作母本,与自选系LPMD72作父本组配育成。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四川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川西北高寒玉米类型区种植。
特征特性:
在川西北高寒玉米区种植,生育期163.7天,较冀承单3号早2天。第一叶鞘颜色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形,叶片与茎杆角度中,叶鞘颜色紫,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小,雄穗侧枝姿态直立,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短到中,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色,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绿,花药颜色黄,花丝浅紫色,果穗形状锥型,籽粒类型偏硬粒型,籽粒顶端主要颜色黄,籽粒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白,籽粒排列形式直。三年区试平均株高267.0厘米,穗位高86.0厘米,穗长16.3厘米,穗行数13.7行,行粒数32.3粒,百粒重27.1克,出籽率85.8%。籽粒容重787克/升,粗蛋白质12.6%,粗脂肪3.4%,粗淀粉68.7%,赖氨酸0.31%。经大田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抗灰斑病,中抗普通锈病。
产量表现:
2016年四川省参加高寒玉米区域自主试验,平均亩产710.7公斤,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37.0%;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599.9公斤,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3.4%;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688.7公斤,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0.2%。三年区试平均亩产660.1公斤,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3.6%,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
①播种时期:适宜春播;②种植密度:每亩种植6000~6200株左右为宜;③肥水管理:重施底肥,多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苞肥;④病虫防治:综合防治病虫害。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利合16(国审玉2007002号、蒙认玉2013009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07
审定地点:
内蒙古
审定单位:
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单位:
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母 本:
CKEXI13
父 本:
LPMD7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以CKEXI13为母本、LPMD72为父本选育而成
适宜种植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100℃以上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
植株性状: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平展型,株高275cm,穗位104cm,15片叶。雄穗一级分枝12-15个,护颖绿色,花药浅绿色。雌穗花丝黄色。穗部性状:果穗长锥型,白轴,穗长17.6cm,穗粗4.3cm,秃尖0.3cm,穗行数12-14,行粒数36,单穗粒重137.0g,出籽率81.8%。籽粒硬粒型,橙黄色,百粒重30.9g。品质性状:含粗蛋白10.76%,含赖氨酸0.31%,含粗脂肪4.27%,含粗淀粉70.85%。抗病虫性:2005-2006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玉米螟,中抗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抗逆性:生育期:平均生育期115天。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极早熟组试验,平均亩产666.0kg,比平均值增产2.8%。
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http://yumi.txlcinfo.cn/ScientificResearch/GrainDetailView?grainID=58c1d5f126b8483fbef45357e0481968
备 注:
利合16(吉审玉2010036)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0
审定地点:
吉林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母 本:
AGMN2
父 本:
CZH20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2005年以自选系AGMN2(B106×KW7610)为母本,以外引系CZH201[(丹340×黄早4)×5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适宜种植地区:
特征特性:
1、种子性状:种子浅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3.4克。 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色。株高311厘米,穗位 139厘米,株型半紧凑,成株叶片 21片,花药黄色,花丝粉色。 3、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17.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单穗粒重 210.9 克,秃尖0.30厘米。 4、籽粒性状:籽粒外观为黄、白色,马齿型,百粒重30.4克。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11.18 %,粗脂肪 3.99%,粗淀粉70.1 %,
产量表现:
2008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945.8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6%;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253.6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080.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9.9%。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1011.6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 9.1%。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 2、密度: 一般公顷保苗 6.0万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玉米复合肥200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2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50公斤/公顷。 4、制种技术:制种时父、母本错期播种,1/2父本先播,芽露出地面1厘米后另外1/2父本与母本同播,父、母本行比1:5,父、母本种植密度为6.0万株/公顷。 5、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虫。大斑病重发区慎用。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利合16(蒙认玉2013009号)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3
审定地点:
内蒙古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母 本:
CKEXI13
父 本:
LPMD7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以CKEXI13为母本、LPMD72为父本选育而成。母本来源于Mo17×甸骨11A,引自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农业研究所;父本来源于LPDP53A(欧洲硬粒型自交系)×NNEG5连续6代自交选择的二环系。
适宜种植地区: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100℃以上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 植株:平展型,株高275cm,穗位104cm,15片叶。 雄穗:一级分枝12-15个,护颖绿色,花药浅绿色。 雌穗:花丝黄色。 果穗:长锥型,白轴,穗长17.6cm,穗粗4.3cm,秃尖0.3cm,穗行数12-14,行粒数36,单穗粒重137.0g,出籽率81.8%。 籽粒:硬粒型,橙黄色,百粒重30.9g。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极早熟组试验,平均亩产666.0kg,比平均值增产2.8%。
栽培技术要点:
播期:4月中下旬播种至5月初,适时早播。 密度:4500- 5000株/亩。 施肥:施足底肥,于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尿素每亩30斤,适当增施磷钾肥。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