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京科968(国审玉20190031)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9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母 本:
京724
父 本:
京9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京724×京92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夏播种植。适宜在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等黄淮海夏播地区作为青贮玉米种植。
特征特性:
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3天,和对照郑单相当。幼苗叶鞘紫色,花药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2厘米,穗位高104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型,穗长17.85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6.35克。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感茎腐病和瘤黑粉病,高感穗腐病、弯孢叶斑病、粗缩病和南方锈病。籽粒容重732克/升,粗蛋白含量10.02%,粗脂肪含量3.77%,粗淀粉含量74.00%,赖氨酸含量0.32%。黄淮海夏播青贮玉米组出苗至收获期98.5天,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早熟1.5天。幼苗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1厘米,穗位高106厘米。2016年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2017年接种鉴定,感茎腐病,中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感瘤黑粉病,感南方锈病。全株粗蛋白含量8.32%~8.69%,淀粉含量35.07%~39.2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3.70%~36.8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3.25%~15.61%
产量表现:
2016-201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46.0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6%。2016-2017年参加黄淮海夏播青贮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干重)1217.5千克,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增产3.0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干重)1076.7千克,比对照雅玉青贮8号增产11.1%。
栽培技术要点:
黄淮海夏玉米组:播种期6月中旬,根据地力条件,亩种植密度4000-4500株。注意防治穗腐病、弯孢叶斑病、粗缩病和南方锈病。黄淮海夏播青贮玉米区:播种期6月中旬,根据地力条件,亩种植密度4000-4500株。 黄淮海夏玉米区:播种期6月中旬,根据地力条件,亩种植密度4000-4500株。注意预防穗腐病和弯孢叶斑病。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京科968(国审玉20180314)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8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母 本:
京724
父 本:
京9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京724×京92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特征特性:
西北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31天,比对照郑单958晚熟1天。株型半紧凑,株高309厘米,穗位高133.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18.7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粗5.3厘米,穗轴白,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7.8克。接种鉴定,高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感茎腐病,感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54克/升,粗蛋白含量8.54%,粗脂肪含量3.28%,粗淀粉含量75.18%,赖氨酸含量0.27%。东南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2天,比对照苏玉29早熟3天。幼苗叶鞘紫色,花药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4.6厘米,穗位高107.2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果穗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0.0克。接种鉴定,抗大斑病,高抗茎腐病,感穗腐病,感小斑病,感纹枯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12克/升,粗蛋白含量10.36%,粗脂肪含量3.17%,粗淀粉含量70.4%,赖氨酸含量0.3%。
产量表现:
2016~2017年参加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11.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84.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8%。2016~2017年参加东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52.6千克,比对照苏玉29增产4.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5千克,比对照苏玉29增产4.1%。2016~2017年参加西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08.0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0.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7.0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9.3%。
栽培技术要点:
西北春玉米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根据地力情况,亩种植密度5000~5500株。东南春玉米区,播种期6月中旬,根据地力情况,亩种植密度3500~4000株。西南春玉米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根据地力情况,亩种植密度3300~3500株。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
备 注:
京科968(国审玉2011007)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1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母 本:
京724
父 本:
京92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京724×京92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山西中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和通辽、辽宁中晚熟区(丹东除外)、吉林中晚熟区、陕西延安和河北承德、张家口、唐山地区春播种植。
特征特性:
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与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淡紫色,花药淡紫色,颖壳淡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5克。经丹东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67克/升,粗蛋白含量10.54%,粗脂肪含量3.41%,粗淀粉含量75.42%,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71.1千克,比对照增产7.1%。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6.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5%。
栽培技术要点:
1.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2.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5月上旬。3.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百度文库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