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品种系谱
通知公告
数据提交
种质信息
我的账号
密花甜糯12号(国审玉20190393)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9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中农斯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母 本:
宿1-41
父 本:
D2-30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宿1-41×D2-301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南鲜食玉米类型区的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南部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及云南省中部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玉米春播区作鲜食玉米种植。也适宜在东南鲜食玉米类型区的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作鲜食玉米种植。
特征特性:
南方(西南)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8.5天,比对照渝糯7号早熟0.6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6厘米,穗位高97厘米,果穗筒形,穗长17.5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粗5.0厘米,穗轴白,籽粒花色、糯质型,百粒重35.7克。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感小斑病,高感纹枯病,皮渣率10.1%,品尝鉴定85.1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25%。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8.4天,比对照苏玉糯5号早熟0.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5厘米,穗位高91厘米,果穗筒形,穗长19.3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粗5.0厘米,穗轴白,籽粒花色、糯质型,百粒重36.1克。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南方锈病,感瘤黑粉病、纹枯病。皮渣率10.1%,品尝鉴定86.2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25%。
产量表现:
2017-2018年参加南方(西南)鲜食糯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10.7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5.25%。2017-2018年参加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10.45千克,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30.25%。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每亩种植密度3500株,套种或直播均可,春夏秋播均可。该品种喜肥水;苗期出苗较壮,应加强中后期的肥水管理,前期稍微控一下肥水。需要注意掌握采收期,一般在开花授粉后22~26天采收较为适宜。该品种在采用垄作宽窄行种植时更有利于增产征收,一级穗率高。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备 注:
密花甜糯12号(国审玉20180340)
基本信息
品种类型:
杂交种
审定年份:
2018
审定地点:
审定单位:
选育单位:
北京中农斯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母 本:
宿1-41
父 本:
D2-301
特征信息
来源与类型:
宿1-41×D2-301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至第一积温带、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新疆、宁夏、甘肃、陕西等省自治区年≥10℃活动积温2300℃以上玉米春播区;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南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玉米夏播区种植。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果穗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花色、甜加糯型。北方(东华北)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8天,比对照京科糯569晚熟2.8天。株高267.5厘米,穗位高129.9厘米,成株叶片数20.5片。穗长20.8厘米,穗行数14.7,穗粗4.9厘米,百粒重35.9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品质分析,皮渣率3.47%,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88%。品尝鉴定85.82分。北方(黄淮海)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5.6天,比对照苏玉糯2号晚熟2天。株高246.7厘米,穗位高112.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穗长19.7厘米,穗行数14.3,穗粗4.8厘米,百粒重34.9克。接种鉴定,高感茎腐病,感小斑病,感瘤黑粉病,高感矮花叶病,感南方锈病。品质分析,皮渣率8.03%,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44%。品尝鉴定87.6分。
产量表现:
2016~2017年参加北方(东华北)鲜食糯玉米组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030.15千克,比对照京科糯569增产5.86%。2016~2017年参加北方(黄淮海)鲜食糯玉米组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16.9千克,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15.72%。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每公顷种植密度5.75万株为宜,套种或直播均可,春夏秋播均可。该品种喜肥水;苗期出苗较壮,应加强中后期的肥水管理,前期稍微控一下肥水。需要注意掌握采收期,一般在开花授粉后22~26天采收较为适宜。该品种在采用垄作宽窄行种植时更有利于增产征收,一级穗率高。注意防治叶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等当地主要病害。
其他信息
数据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
备 注: